你有福了,春季保肝全攻略請收藏吧
肝臟是人體最敏感、脆弱的器官,勞累、熬夜、酗酒都會傷害肝臟。在一個人一宿沒睡覺的情況下,第二天化驗肝功,其指標肯定不正常。中國人是罹患肝臟病大國,尤其是乙肝、丙肝、脂肪肝、肝硬化已經成為“日常詞”。但是,究竟肝臟為什么這么脆弱?如何才能真正的做到肝好?今天跟著小編看一看吧!
肝臟是身體內以代謝功能為主的一個器官,并在身體里面起著去氧化,儲存肝糖,分泌蛋白質的合成等等的作用。肝臟也制造消化系統中之膽汁。
肝臟最主要的功能是排毒:在機體代謝過程中,人體吃進去的食物藥物、呼吸進去的各種有毒害氣體、以及無法及時排出體外的宿便都要先通過門靜脈收集,然后在肝內被解毒和清除。
肝不好,人體會出現哪些癥狀?
1、無端感到疲倦。
2、無端感到煩躁、焦慮和憂郁。
3、眼睛干澀或者死魚眼。
4、出現粘便。
5、腰部贅肉增加。
6、有體臭。
7、失眠多夢。
8、口干口苦。
9、偏頭痛。
10、前胸后背有紅痣。
11、指甲有明顯豎條紋。
12、頭發經常很油。
13、臉龐兩邊有肝斑。
14、脾氣特別大。
15、乳腺增生和婦科問題。
肝不好,會得哪些???
1、肝炎
肝炎是肝臟疾病的統稱,一般常見的是甲型肝炎、乙型肝炎、丙型肝炎、丁型肝炎最為少見,也最危險。戊型肝炎主要發生在非洲、墨西哥。多數乙型肝炎的病人可以完全恢復,只有少數病人不能擺脫疾病,并發展成為慢性肝炎和肝硬化。
肝炎癥狀主要有:
食欲下降。
乏力、肌肉或關節疼痛。
惡心、嘔吐、腹痛。
持續的流感樣癥狀或其他更為嚴重的表現。
朋友或家庭成員發生了肝炎,懷疑自己被致病原感染。
2、肝硬化
肝損傷最常見的結局就是肝硬化,在美國,肝硬化最常見的原因是酗酒,在45~65歲的人群中,肝硬化排到死因的第三位,僅次于心臟疾病與癌癥。在大多數亞非國家、慢性肝炎是肝硬化的主要原因。
肝硬化癥狀主要有:
注意:肝硬化直到進入晚期,才出現癥狀,如果出現下述任一癥狀,都應引起注意。
不正常的體重減少。
皮膚和眼睛黃染。
尿色深,血性黑便或是便色變淺。
腹脹、嘔吐、惡心、嘔血,食欲下降。
無性欲,女性月經失調,男性乳房增大。
乏力,耐力下降。
3、脂肪肝
據2010年數據調查顯示,我國脂肪肝的發病率約為10%,而且呈上升趨勢。45歲以下的男性脂肪肝患者明顯多于女性,中年男性約有25%的人患有不同程度的脂肪肝,75%~90%慢性嗜酒者患有脂肪肝。脂肪肝不積極治療可導致肝硬化~
脂肪肝癥狀:
約有半數左右的患者在臨床上沒有癥狀,目前,彩超檢查只有在肝臟脂肪含量達到30%以上才會查出。慈銘健康體檢的脂肪肝檢測,引進法國專業設備,能夠在脂肪含量達到11%的時候就能查出。
容易疲勞,常感到疲乏無力。
右上腹有沉重感,飯后感到腹脹。
經常便秘,體重逐漸增加。
有上述不適病伴有糖尿病等其它疾病。
4、肝癌
據統計,我國肝癌患者有29.7萬人,占全世界發病人數的55%。肝癌起初沒有任何癥狀,到晚期會出現疼痛、腫脹、腹部右上頂部易觸痛、眼白及皮膚發黃、全身瘙癢、腿部浮腫等。
多數的肝癌都是繼發性的,也就是說體內其他器官如結腸、肺或乳房等器官已經出現了惡性腫瘤。原發性肝癌起源于肝臟。在世界范圍內,年過50歲的人容易罹患原發性肝癌,且男性的患病率是女性的兩倍~
?
肝病的演變過程:
1、輕度及中度的急性肝炎
一開始出現類似感冒的癥狀,接著是黃疸。通常會1~6個月左右治愈。偶爾會有轉移成嚴重肝炎、甚至死亡的病例。
2、慢性肝炎。
急性肝炎的病患約有10%會轉移成慢性肝炎。通常沒有自覺癥狀,肝機能衰退的情況長達6個月以上。
3、肝硬化。
慢性肝炎的患病約有20%會轉移成肝硬化。所出現的癥狀有食道靜脈瘤、腹水、浮腫等。
4、肝癌。
肝硬化的一部分病患會轉移成肝癌。
日常體檢中,怎么看肝功能是否異常?
1. 丙氨酸氨基轉移酶(ALT)
正常參考值:0—40IU/L
臨床意義:對肝實質病變的診斷及病程變化的觀察有重要意義。
注意事項:空腹采血,標本應避免溶血,嚴重黃疸及渾濁血清也可使結果升高,血清不宜冰凍保存。
2. 天門冬氨酸氨基轉移(AST)
正常參考值:0—40 IU/L
臨床意義:急性心肌梗死時升高。肝病及其它臟器炎癥時也常升高。
注意事項:標本應避免溶血,血清不宜冰凍保存。
3. 總蛋白(TP)
正常參考值:60—85g/L
臨床意義:了解體內蛋白質代謝的一般情況。對肝、腎損害,多發性骨髓瘤等有一定的診斷、鑒別意義??偟鞍咨叱R娪诟叨让撍?、休克、慢性腎上腺皮質機能減退等造成的血液濃縮而致;總蛋白降低常見于營養不良和消耗增加(如嚴重結核病、甲亢、惡性腫瘤及慢性腸道疾病等),合成障礙(如肝硬化)蛋白丟失(如腎病綜合癥、潰瘍性結腸炎、燒傷及失血等)。
注意事項:空腹采血,標本應避免溶血。
4. 白蛋白(ALB)
正常參考值:35—55 g/L
臨床意義:白蛋白的生理功能廣泛,包括營養價值;有效膠體滲透壓的保持;血清鈣、未結合膽紅素、游離脂肪酸、藥物、以及甲狀腺激素的運輸。白蛋白的多種生理功能使其成為檢測肝臟疾病的重要指標。白蛋白增高常見于嚴重失水而導致血漿濃縮,使其白蛋白濃度上升。白蛋白降低基本與總蛋白相同,特別是肝臟、腎臟疾病更為明顯。
注意事項:空腹采血,標本應避免溶血。
5.球蛋白(GLB)
正常參考值:20-30g/L
臨床意義:球蛋白升高常見于肝硬化、紅斑狼瘡、硬皮病、風濕及類風濕性關節炎、結核、瘧疾、黑熱病、血吸蟲病、麻風、骨髓瘤、淋巴瘤等。球蛋白降低常見于生理性低球蛋白血癥(嬰兒)、腎上腺皮質功能亢進、及先天性免疫功能缺陷的病人,體內球蛋白合成會減少。
6. 白/球蛋白比值(A/G)
正常參考值:1.5-2.5:1
臨床意義:白蛋白、球蛋白比值小于1時稱為A/G比例倒置,常見于腎病綜合癥、慢性肝炎及肝硬化等。
7. 總膽紅素(TBIL)
正常參考值:3.42—20.5μmol/L
臨床意義:由于膽紅素的代謝與肝臟功能的密切關系,它一直作為一項重要的常規干功能指標。黃疸發生的原因:①膽紅素形成過多,如先天性的紅細胞膜、酶或血紅蛋白的遺傳性缺陷等;獲得性的敗血癥、脾功能亢進;造血系統功能紊亂,如惡性貧血鉛中毒等。②肝細胞處理能力下降,如新生兒生理性黃疸、藥物性黃疸、肝內淤滯性黃疸、代謝障礙及腫瘤所治的肝病變。③肝細胞在肝外的排泄障礙。由結石、腫瘤、狹窄、炎癥、寄生蟲等所致的膽道梗阻。
8.直接膽紅素(DBIL)
正常參考值:0—6.84μmol/L
臨床意義:直接膽紅素在診斷、鑒別黃疸類型有重要意義。溶血性黃疸總膽紅素升高, 直接膽紅素正?;蛏杂猩?;肝細胞性黃疸時總膽紅素、直接膽紅素均升高;阻塞性黃疸總膽紅素和直接膽紅素均升高;肝癌、胰頭癌、膽石癥等也可見直接膽紅素升高。
注意事項:
①空腹取血,取血后盡快測定;
②膽紅素對光敏感,標本應盡量避光
③嚴重溶血使測定結果偏低
養肝一定要及早開始。養肝有七招,趕緊學起來。
養肝第一招——養開心
肝臟的特性就是主疏泄,喜條達,惡抑郁。人只要一生氣,肝就會堵,嚴重的還會“氣的肝疼”,就是兩側肋部脹痛,堵的厲害的還會影響雙側乳腺和頸部的甲狀腺,造成這兩個部位的腫塊。女性朋友更會造成月經不調和睡眠障礙。所以,要養肝,開心、舒心、不堵心是最最重要的。
專家建議:經常肝區脹痛、兩肋疼痛、或者有乳腺甲狀腺疾病的朋友要:
1)多參加娛樂活動;
2)多去自然風光好的地方放松心情;
3)多和朋友聊天紓解心事。
養肝第二招——戒煙酒
吸煙會影響肝臟的脂質代謝,有調查顯示:肝癌病死者中,吸煙者死亡率是不吸煙者的1.6~1.7倍??梢?,與其他癌癥一樣,吸煙對肝癌的發生也有某種惡劣影響。
眾所周知,飲酒傷肝,現在還沒有任何藥物或食物能防止酒精對肝臟的損害,特別是慢肝病人,飲酒無異于在飲毒藥,飲酒后約90%~95%在肝內代謝,無論快速或慢速、大量或少量攝入酒精都會增加肝臟的耗氧能力,出現缺氧性壞死。
專家建議:所以有肝臟疾病者,最好的選擇就是不吸煙、不飲酒。即使是逼不得已必須應酬,也應該做好充分的保肝準備,進食大量的維生素來提高肝臟的應激能力。
養肝第三招——養睡眠
每晚子時(23:00~1:00)開始就是肝膽自我修復的時間段,此時能進入深度睡眠是非常養人的。一旦此時不睡,肝臟就會逐漸失去動力,解毒功能也會直線下降,各種毒素排不干凈就會直接反應到臉上,痘痘和各種斑就會紛至沓來,尤其是太陽穴和臉頰兩邊,是肝經和它的搭檔膽經的“一畝三分地”,一旦肝的排毒不暢快,自己的后院就會先著火。
專家建議:晚飯早點吃,吃完適當運動一會,泡會兒腳,每天爭取10點以前上床,10點半睡著,養成這個好習慣,能幫助你起碼增壽10年!
養肝第四招——養三餐
現代飲食中,除了吃的太油膩之外,城市里吃宵夜的習慣也非常普遍,從還算健康一點的喝甜湯,到完全不健康的吃燒烤、火鍋、小龍蝦,似乎已經成了現代生活的一大特點。眾所周知,吃太多脂肪會使肝膽負荷過重,久而久之,會讓脂肪堆積在肝細胞內代謝不出去,造成脂肪肝。
專家建議:一日三餐中,晚餐是最不重要的。晚上不食,晚上少吃可以讓五臟尤其是肝臟得到很好的休息,還能夠確保睡眠安定,實在是養肝良方。
養肝第五招——少吃藥
藥物總是先傷肝、后傷腎,任何進入體內的物質都要經過我們肝臟的檢閱,看看有毒沒毒,有害沒害。肝臟這個過濾器,實在是責任重大。
專家建議:不吃藥是很難的,但只要謹記吃藥四原則,就能讓我們的肝臟損傷最小化:
1)能不吃藥就不吃藥;
2)能吃中藥解決的就不要吃西藥;
3)能用營養素和天然食物解決的就不要用藥物。
養肝第六招——多養目
用眼過度是現代人肝氣虛弱的又一重大原因。肝臟貯藏著豐富的血液,其主要作用是保持眼睛的明亮。長期看電視、電腦、手機、玩游戲很容易用眼過度,從而導致肝血不足。而最方便的養肝法其實就是閉目養神,眼神放光,肝氣自足。
養肝第七招——多運動
發表在2009年《肝病雜志》上的一項研究指出,每天運動10分鐘,就能保證肝臟在最好狀態下工作。 當然,運動有益全身各個器官,受益的絕不僅僅是肝臟,心臟、肺、消化系統、泌尿系統都是每天運動的受益者。
以上內容來自慈銘健康微信公眾平臺,更多體檢健康資訊,請關注“ciminghealth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