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單又有效!這幾種癌癥篩查手段你值得擁有
惡性腫瘤,是全球排名第二的死亡原因。世界衛生組織最新公布數據表明,全球每年有880萬人死于癌癥,占全球每年死亡總人數近1/6。
癌癥固然可怕,但好在一定程度上我們可以做到提早預防、提早發現。
研究表明有1/3惡性腫瘤是可以預防的,1/3的惡性腫瘤如能早期發現并得到適合的治療是可以治愈的,因此對惡性腫瘤有效預防和篩查,可以減少其發病率、提高治愈率,降低死亡率。
今天給大家介紹三種簡單有效的早期癌癥篩查的常規方法,這也是一份真正實用的腫瘤篩查指南。
影像學檢查
影像學檢查近年來在腫瘤早期診斷和篩查方面發揮的作用也越來越大。就拿肺癌來說,它是目前死亡率極高的一類惡性腫瘤,中晚期肺癌患者的預后并不理想,可是很多人并不知道,其實肺癌完全有機會在早期被發現,而早期肺癌患者及時接受治療后,可以減少80%的肺癌死亡!
如何在早期發現肺癌?傳統的胸片檢查雖然有其重要意義,但對早期肺癌的篩查來說效果卻不理想。而美國肺癌篩查指南則將另一項健康檢查納入其中,這就是低劑量螺旋CT。
美國肺癌篩查指南建議,年齡在55歲-74歲、有600(支×年)以上的吸煙史或戒煙小于15年的人群;或者是50歲以上、有400(支×年)以上吸煙史,同時合并其他高危因素(如職業暴露、家族史、COPD或肺纖維化、放射線接觸史)的人群,都應該考慮接受低劑量螺旋CT檢查。頻率為每年1次,連續兩年,或直到不再是肺癌高危人群。
此外,B超作為一種安全、無創且易于開展的檢查,也很適合用于泌尿、肝膽、甲狀腺等方面的腫瘤初檢與篩查,加上其費用也不高,一般人群在平時體檢時完全可以將其納入。
對于女性來說,還要特別提一下乳腺B超與乳腺鉬靶。
前者對乳腺癌的早期篩查也有一定幫助,特別是東方女性乳腺腺體致密程度高,B超結合鉬靶會有更好的效果。沒有高危因素的大于40歲以上的女性,建議每年一次鉬靶檢查。通過這兩項檢查,能有效發現早期乳腺癌患者。
值得注意的是,這些年PET-CT比較火,許多人只要經濟允許,在體檢中會將其納入,進行全身掃描排查是否患有腫瘤。但PET-CT不僅費用高,而且具有一定的放射性,一般健康人群在常規檢查中,并不建議將其作為首選,以免過度使用造成不必要的浪費及放射源接觸。
腫瘤標志物
腫瘤標志物又稱腫瘤標記物,是指特征性存在于惡性腫瘤細胞或由惡性腫瘤細胞異常產生的物質,也可能是宿主對腫瘤的刺激反應而產生的物質。這些物質存在于腫瘤細胞和組織中,也可以進入血液,因此能抽血查到。
比如 AFP 異常升高提示肝癌;CEA 提示直腸癌、胰腺癌、胃癌等;CA199 提示胰腺癌、膽管癌肝癌、宮頸癌等;PSA 提示前列腺癌。
但有些時候,即使沒有得癌,這些指標也會升高。比如 AFP 是目前肝癌臨床診斷和監測的腫瘤標志物,但是妊娠、肝炎、肝硬化、胎兒神經管畸形等,AFP 也會顯著升高。
也有些時候,得了癌,腫瘤標志物也不一定升高。也就是說,腫瘤標志物有誤傷的情況,也有漏診的風險。所以,單憑“腫瘤標志物”無法確診腫瘤,需要結合身體表現和其他檢查來確認或動態觀察。
觸診
觸診是用醫生手指或觸覺來進行體格檢查的方法。通過觸、摸、按、壓被檢查局部、以了解體表及臟器的物理特征。
可別小看這簡簡單單的摸一摸,不少大的健康隱患就是這樣被揪出來的。比如說,在乳腺、甲狀腺檢查中,醫生可以通過觸摸來判斷是否存在腫物以及腫物的性質,從而早期發現可疑病變。
又比如說,看起來不太體面的直腸指檢,不但可以發現痔瘡,還能發現一些早期直腸癌。
不光是醫生的觸診,患者也可以通過“自摸"來關注自己的健康。不少女性朋友的乳腺癌就是因為洗澡時自己偶然摸到腫物而發現的。當然,患者自己觸摸還需要有一定的專業知識為背景,否則很容易混淆敵我,將正常的組織當作可疑的腫物,從而造成不必要的恐慌。
很多患者都是發現了淺表淋巴結腫大,然后進一步檢查確診的。比如頸部淋巴結提示頭頸部腫瘤,鎖骨區域淋巴結提示肺部,腋窩淋巴結提示乳腺癌,食道或者胃的腫瘤,腹股溝淋巴結腫大提示盆腔腫瘤,還有淋巴瘤等可能出現多部位的淋巴結腫大。
總之,觸診是一個簡單、方便且有效的體格檢查方式。不過,這一方法比較局限,體內深部腫瘤、或是細小腫瘤,可能很難摸到,所以還需要借助影像學等其他檢查的幫助。
以上為您介紹了三種簡單實用又有效的腫瘤篩查手段。具體到個人,還需要結合自己的年齡、病史、家族史等進行有針對性的選擇。再向您介紹一個體檢小竅門:在體檢中心進行體檢更全面便捷;但是如果已經出現不適癥狀時,建議到醫院??凭驮\,好處有二,一是??漆t生有更豐富更先進的醫療經驗,二是可以醫保報銷。